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于2004年5月,是由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事业属性和企业化运作并行的独立法人教育科研事业单位,也是江苏省编办备案管理的省级科研事业单位。
苏州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为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基地、教育培训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苏州研究院按企业化、市场化模式运行,实施实验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一体化联动发展,注重为地方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苏州研究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协同发展。苏州研究院由张剑锋副院长主持工作,王超锋担任副院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由梁栋担任主任,吴骏刚担任主任助理。纳米科技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由蒋庄德担任荣誉院长,彭年才担任副院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研究院协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纳米学院(苏州)累计培养全日制研究生3000多人;培养MBA、MPA等在职研究生2000余人;培养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专本科生9000余人。国际教育学院目前在读学生近800人,累计毕业学生385人。培养的研究生中,有34%在世界500强公司就职,有8%成为企业家,并有很多在政府部门和在上市企业担任要职。研究院为企业举办讲座和培训人员,远超一万多人次。
研究院加强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先后成立了汾湖科技园等科技园孵化器十余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研究院联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孵化了高科技企业二十余个,通过这些产业实体,苏州研究院使一批国家专利技术在苏州产业化,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正在建设的桑田岛国际名校区校园50亩,建设6.7万平方米建筑,即将启用。
十多年来,研究院先后获批苏州市引进内资研发机构(市科技局)、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市科技局)、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服务“百强机构”(省科技厅),苏州市外国专家工作室(市人社局)、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省人社厅),2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人社厅),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贡献突出奖(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荣誉和资质,同时成为唯一入选国家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计划”的高校科研院所。经过江苏省委编办与江苏省科技厅的评审与考查,2019年,研究院升级为省委编办管理的省级科研事业单位。苏州研究院是江苏省内所有外地研究院中少数几所具有上述资质及荣誉的科研机构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与江苏省、苏州市政府长期以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校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研究院积极落实校地合作,全力促进西安交大在苏州的事业发展。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办学,在苏州设立西交利物浦大学,早期由苏州研究院具体筹备,现在成为战略合作伙伴。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与苏州研究院一体化发展。201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正式挂牌,连续四年交大苏州附属中学高考一本上线升学率,在苏州排名仅次于苏州中学,位园区第一。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内设二级机构纳米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苏州),与研究院一体化发展,2013年学院进入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计划——苏州纳米科技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每年在苏州中学就读的学生数有70-80名,已培养少年班学生逾千名。
苏州研究院目前设立有党政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审计中心、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科技发展部、教育培训部、产业与资产管理部、重点项目与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园管理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西交教育培训中心、中马阳光学校等部门、单位, 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精干负责的干部和科研队伍。在西安交大党政和地方政府领导下,研究院在高端装备、能源动力、新材料、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地方新兴产业领域凝聚了40多名以院士、国家级专家、长江学者、科技领军人物、金鸡湖双百人才等为代表的科研带头人,以及200多人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和产业化队伍,积极进取,为创建一个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新型研究院而勤奋耕耘,努力奋斗。